新学期开学已两个月了,湖南财经学院派往湘西桑植县凉水口镇中学支教的两名讲师李金龙和余小强却还“待字闺中”,问其原因,答曰:学校这学期没安排教学任务,只要负责一栋基建工程的监督。苦笑与无奈和当初出发时的满腔热情判若两人。
李金龙老师是经济学硕士,湘潭大学外语系毕业的余小强老师去年破格晋升讲师。然而,在支教期间,他们被安排上地理、历史等课,去年下学期,李金龙老师全期只有17个课时的教学任务,余小强老师则代一位因事请假的英语老师上了42节课,最重要的任务是从湖南财院拉到2万元的扶贫资金。据他们的介绍,当地的领导和群众对教育扶贫不理解,仍然用过去的思想观念、眼光看待湖南省委组织部、省教委组织的支教工作。他们刚到凉水口镇时,就听到个别领导说,不要你们在这里做事、教课,干脆给点钱修栋教学楼算了,一些群众也议论纷纷,他们在买菜时,一位老婆婆就问,这次来带了多少钱,准备修几层楼的房子。对此,支教的大学老师不禁哑然了。
桑植县是湖南10个国家级贫困县之一,绝大多数农民至今还没有解决温饱问题。经济的落后限制了教育的健康发展,造成大量的文盲和半文盲,不发达的教育反过来又阻碍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文化素质不高的山民无法接受新观念、新科技,乐于自耕,甘于守旧,缺乏市场意识和信息,不断延续着自然经济的生命力。要摆脱这种困境,突破口必然是先进的教育,但要真正达到教育扶贫的目的,笔者认为最基本的条件应有两个:一是支教的重点应放在职业技术教育上。据调查,贫困地区的一些优秀教师、骨干教师流失不少,但中小学师资力量并不是想象中那么差,像凉水口镇中学,一些有大专学历的教师教学任务还吃不饱,下去支教的大学教师自然成了“大材小用,基本不用”。相对来说,职业技术教育却企盼“雪中送炭”。因为贫困地区最需要的是大量实用型人才,在一定条件下,这些人才能将大量的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让农民从实际利益中懂得了教育的重要性,促使他们自觉由靠天吃饭型向靠技术发财转化;二是当地领导的素质有待提高,应克服短视思想。有的领导认为教学楼、教师宿舍修漂亮了,教育质量就上去了,喜欢做做表面文章。其实不然,应看到发展山区教育,实现教育脱贫的关键在于探索出适应当地实际的教育模式,充分抓住上级政府对贫困地区实行“教育扶贫”这个机会,充分利用优秀师资,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在目前情况下中学可开设一些职业技能培训班,再请求支援对口专业的教师。
笔者认为,通过希望工程、心连心活动、苗圃工程、支教等渠道和方式对贫困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确实取得了很大成效。但勿庸置疑,这种“外援型”教育也有其不足的方面,如让当地领导和群众形成等、靠、要的“懒汉”思想,它的覆盖面也有限,即使有大部分学校和学生都得到了大量的资助,建起了高标准的校舍,但贫困问题并没最终解决,此绝非长久之计。要真正让“输血扶贫”变为“造血扶贫”,形成教育与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目前看来还任重道远。
(作者单位:湖南财经学院)